活動地點:大同鄉英士部落、崙埤部落
場域議題:
大同鄉英士村(梵梵(Bon-Bon)裡有一條202縣廢棄林道,因年久無修復除了當地的獵人並不會有人行走,協會鐘理事長並與部落居民期待修復步道變成當地的遊程之一,透過與林務局社區林業的合作與宜蘭大學USR計畫結合施作,讓步道再現風華。大同鄉崙埤部落(Talah uraw)是大同鄉行政中心的所在地,因為是位於交通要道及行政中心,並有豐富的九寮溪生態園區、崙埤池及中嶺池、大同國小民旅植物園區、社區狩獵圖騰及浮雕、山水林民宿、泰雅大橋、泰雅生生活館,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教育場合。透過多元環境教育學習管道,整合泰雅土木傳統生態知識工法,以期透過環境管理有效運用土地、活絡資源循環利用及促進地方產業特色。
解決方案:
- 協會理事長為使學生更能了解傳統工法的施作,先從繪製工法圖與耆老過去施作過實圖作比對解說,進入山區步道後,耆老與理事長帶領學生親身施作,從山林中的植物辨識,到從選材及搬運,施作讓學生親自體驗,將步道容易積水不易行走的地方製作截水溝及石切步道。
- 王老師與部落耆老將專業與傳統知識透過狩獵方式(陷阱製作)由部落耆老以口述及實際製作陷阱與讓學生共同體驗與學習。傳統編織由黎目依˙羅慕以口述及實際織布方式,使學生學習泰雅族傳統織布文化,原住民傳統搗小米體驗讓學生實際操作原住民搗小米的方式及學習其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