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地點:宜蘭大學、波的農場
「綠建築與生態社區」課程主旨在於推廣地方環境永續價值,將里山精神融入農村環境改造,以達到農村永續發展的目標。課程透過設計實踐與行動,引領同學進入地方從事地景藝術創作,藉此培養學生具備跨領域、里山構築與生態社區之涵養。此次里山環境藝術行動過程中,課程規劃三個階段讓同學體驗地方環境生態美學,與實踐里山藝術創作。
第一階段「地景藝術美學的想像」,同學在先前安排的參訪活動後,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針對枕頭山休閒農業區的環境藝術提出設計方案,設計內容需強調地方特色,發掘在地元素與利用在地材料等,並透過圖面與模型製作表達展現。第二階段「結構系統與詩意美學的探索」,邀請陳穎春建築師在課堂上分享了關於結構系統、構造細部與材料的造型表現案例,並探討構築的詩意,如何透過自然素材的構築展現空間美學。第三階段「實地操作的技藝演練」,讓同學親自採集現場影響樹木生長的藤蔓,做為施作的材料,並分組整理藤蔓準備製作鞦韆,整理好的藤蔓依照粗、中、細分別各取三條,並以各一條以三股辮的形式編織,編織成型的三條三股辮中間放入竹子後再以同樣的方式編織成一條,最後將頭尾組合綁在一起鞦韆的雛型就出來了。雛型架構完成後接下來便要針對形體美感開始塑型,將較短的藤蔓與多餘的分枝纏繞在原有的架構上,並用最細軟的藤蔓纏繞在底座上將形體塑造得更有美感。
場域議題:
針對枕頭山休閒農業區的環境藝術提出設計方案,設計內容需強調地方特色,發掘在地元素與利用在地材料等,並透過圖面與模型製作表達展現。這學期從地景藝術美學、結構系統與詩意美學的探索,以及最後實際操作的技藝演練,完成作品除了設置在「波的農場」外,也設置在「木渠多肉樂活農場」,未來也將設置在「阿蘭城手工釀醋班」、「有朋會館」等地點。
解決方案:
針對枕頭山休閒農業區的環境藝術提出設計方案,同學共發想4組作品,如下所示:
第一組-枕頭山蔓波Mambo,作品名稱主要是以「波的農場」去發想,農場位於枕頭山休閒農區,蔓為藤蔓,屬於這次作品天然的材料之一,波則為波的農場,將三元素結合,於是『枕頭山蔓波Mambo』就這樣誕生了。波的農場有許多食蟲植物,主要以豬籠草作為主題,但在園區中沒有標的物讓遊客對豬籠草此物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可以藉由此作品創造出遊客拍照打卡的景點,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組-光霽,「光風霽月」—雨過天晴後的明淨景象,材質上運用可回收竹子做為主架構,建構出「心房」空間,並在空間中開洞,做為視覺延伸。主體結構上總共開了大小不一的四個洞,並以「陽光照進心房」為概念,運用日照不同的角度,盼不同時間感受不同的光影變化。
第三組-醋湧,醋湧」名稱發想於「簇擁」之同音異字,藉此致敬員山鄉充沛、川流不息的湧泉,好比我們的人生,中間有起有落最終能回歸平順。主結構為「廢棄之木材」,拱門的上方也可種植各式「植栽」,全作品均使用可回收之自然資源。像水一樣有高低起伏以及流線型,中央平坦處可以作為椅子,讓大家藉由這兩塊空間發揮創意拍各式美照。
第四組-老醋甕,以阿蘭城手工釀醋的古法老甕作為發想,運用阿蘭城在地修剪下來的廢棄芭樂枝條做為主架構,以可分解的麻繩作為固定和加強結構。將枝條纏繞成一層一層,堆疊形成醋甕的弧形,並且在後面跟頂部皆保留一個洞,讓遊客能夠進入該空間,然後由甕口露出人身,拍照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