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營造與美學」是一門針對現代營造行為與環境永續議題所設計的課程,營造雖在社會中極為常見,但同時也常因資源過度耗費、破壞自然環境及缺乏美感與環境和諧性而備受批評,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資源有限的挑戰,未來的營造工作勢必更加重視環境永續與美感整合的思維,本課程融入案例分析、實地觀察與設計實作,並學會評估建築與空間在美感、功能與環境影響之間的平衡,亦重視培養學生對地景美學的敏感度、對地方環境的尊重,以及批判思考與實踐應用的能力,在課程的最後階段,學生將以合作農場為實際場域,進行美化與綠化的設計提案,透過分組合作完成一項具體的營造計畫,於期末進行簡報發表,分享規劃成果與設計理念。
各組的提案皆展現出不同的創意與觀察角度,從農場實際需求出發,結合綠色設計與美學概念,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建議。以下為各組提案的概略說明:
4.大進休閒農業區組:因生態價值逐漸被忽略的現況而提出「棲地營造與環境教育並行」的綠色提案,首先進行場域內原生動植物盤點,並種植蜜源與誘蝶植物,吸引昆蟲回歸,進一步建置昆蟲旅館、鳥屋與天然棲息環境,並利用在地素材進行生態營造,配合解說牌與互動導覽設計,將復育成果融入自然教育,提升居民與遊客的認識與參與感。
5.官老爺休閒農場組:以官老爺休閒農場為核心場域,結合環境美化與智慧農業的整合性改善構想,針對棚架空間閒置與缺乏吸引力的問題,導入蒜香藤綠化棚架,不僅提供遮蔭與觀賞功能,更成為場域內的重要景觀與體驗路徑;室內空間則導入節能風扇、微霧降溫系統與環控設備,打造智能溫室環境,提升教學與DIY活動的舒適度與可操作性。
6.城南校區組:因有綠化不足與空間主題性薄弱的課題,同學們發想「綠繪城南」藍圖,提案重點包含在校園邊緣設置雨水花園,選用濕地植物處理地表逕流,希望吸引動物棲息,另以垂直綠化牆搭配喬木與灌木營造複層植栽,強化美學層次與生態涵養功能,整體規劃兼顧季節變化與生態功能,打造融合教學、觀賞與環境保育的綠色學習場域。
本次「綠色營造與美學」課程,同學們不僅深入了解營造行為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也學習如何將美感、功能性與永續理念融合於空間設計之中,從理論探討到實際提案,課程處處強調觀察力、團隊合作與創新思維的重要性,在實地調查與農場提案的過程中,同學們不僅培養了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體會到人與環境之間應建立起尊重與共生的關係。 期望學生能透過本課程,建立對綠色營造正確而深刻的理解,並進一步發展出具備環境責任感的設計思維,成為未來在環境教育、社區營造、景觀設計等領域中,兼具美學素養與永續視野的專業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