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營造與美學」為本計畫課程,透過探討生活美學與藝術如何與空間結合,以及推動美學、藝術、里山倡議與藝術如何進入社區的營造與行動,課程安排學生與宜蘭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內的業者合作,讓師生進入實地改善空間場域,利用實地考察、互動討論、到AI軟體製成的成果方案,達到產學合作,本計畫特別注重並將有限的資源運用,達到兼具永續與美感,以建立對營造作業正確的觀念與態度。
在活動初期,從國家環境保護計畫的五個面向和十二個議題出發,引發學生深入思辨和討論,探討環境資源和人為影響因素,並思考如何在循環型社會中應用3R原則(reduce-減少廢棄物、reuse-再利用、recycle-資源回收)。綠色設計、綠色消費、綠色生產和綠色產品等概念,都是在場域規劃時必須考慮的要素。學生進一步了解到,綠色營造不僅要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保護當地原有風貌,還應盡可能地使用當地材料,並結合當地生態景觀。考慮到每個社區和合作場域的獨特經營方式,課程特別強調將議題融入改進計畫的關鍵目標中。本次一同進行的業者有歷史悠久的「順進蜜餞行」、全有機農法的「綠田農莊」、逐步轉型創新的「銀山果園」、結合農業與觀光的「勝洋休閒農場」、自家種植有機藥用植物的「一佳村養生餐廳」、展示金棗加工製作過程的「金棗文化館」,以及以有機生產釀醋的「酢老爺蜜釀工坊」等。透過與合作單位討論園區規劃及欲改善之空間,包括改善環境老舊及照明不足之處,以提供更舒適的體驗活動空間;針對產品包裝、展區的牆面與燈光、商品擺設及告示牌進行全面提案;增加展示櫃與優化動線,提升農場的教育和展示功能,增強其文化內涵和吸引力;以及優化手做教學區的課桌椅與展示櫃等使用空間等,以下以四組內容為例說明。 順進蜜餞行,擁有四十年的歷史,店內提供多達90多種蜜餞產品,其中以宜蘭名產金棗和紅肉李最受歡迎,兩者共計約佔店內二十多種品項。本次計畫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修改展售櫃來創造美學環境,學生們融入友善和永續的設計概念,並參考日本循環型社會的成功案例,特別強調資源循環與零廢棄的理念。在討論過程中,特別注意到綠色產品、綠色設計以及品牌識別等方面,同時兼顧美學效果。為了增強店內的購物體驗和環境舒適度,設計採用環保油漆和LED燈進行大面積改善,同時優化作物介紹板
的內容,將其放置在產品旁邊,以增加顧客對知識和展櫃的關注和吸引力。隨後與業者進行密切的互動討論,針對外觀、標示、展示板的內容和擺放方式等進行明顯的調整。這些改進措施大幅提高顧客對展櫃介紹牌的觀看意願和時間,進而增加購買效益和顧客滿意度。
綠田農莊,一座全面採用有機農法的農場,這裡種植多達三百種多樣性的作物,同時提供團體客戶和夏令營活動。在與業者的深入討論後,學生們著手修改DIY教室的室內空間。首先,將內部的長桌長椅改換成活動式拼接桌,這樣更適合分組活動或示範操作,並提供更大的彈性。另外,為了改進DIY產品的展示效果,重新設計分層式展架,有效整理產品,使其更加清晰和易於辨識。在改造雨鞋區域時,添加清晰的尺寸標示,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和效率。而在純露展示區,清理雜物,並專門展示精油和純露商品,並附上製作方式的介紹,同時在牆上展示綠田農莊的歷史與故事,增強顧客對場域的認同感,進而提升他們的購買意願。在整個服務討論過程中,學生利用行動電話上的應用程式繪製2D和3D圖,並運用AI繪圖工具獲得更貼切的示意圖。這些技術不僅有助於更好地詮釋設計內容,還促進與業者的互動和討論,提升整體方案的品質和可行性。
銀山果園,主要種植有機文旦柚和有機西施蜜柚,逐步轉型為結合當地特色物產的場域,創造出多元化的產品。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進行綠色改造的深入學習和應用。首先,學生們評估現有的資源和條件,確定可以再利用或回收的資源,並制定改造的優先順序。改善照明系統被確定為首要任務,因為這能直接且有效地提升空間的氛圍。同時,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確保每項改造措施都在預算範圍內且具有高性價比。在討論中,努力平衡美學和實用性,確保改造後的空間既能提升美觀度,又能保持功能完整。為了強調綠色永續的理念,在修繕材料的選擇上優先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子和回收塑料製品。同時,優先選擇節能設備,如太陽能燈具和節水設施,這些措施不僅能節省能源和水資源,還能向遊客傳達環保的價值觀。在設計過程中,融入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特色,以增強場域的文化認同感。學生們利用應用程式對DIY教室進行虛擬改造,引入現代化設計理念,提升空間的美感和實用性。這次的改善提案為銀山果園帶來全新的環境印象,不僅提升場域的功能性和美觀性,還有助於吸引更多顧客的到訪和支持。
勝洋休閒農場,結合農業、休閒和教育的觀光農場,也是全台唯一兼具生產及觀光的水草農場。園區內有水草溫室、生態池、水草文化館及餐廳等多種休憩空間。勝洋水草同樣以展櫃設計為主,學生們通過分析Google評論,利用SWOT分析方法探討場域的優缺點、機會和威脅。在實地訪查和測量過程中,他們發現文化館內的桌椅大多閒置不用,因此決定撤除部分桌椅,並將空間改造成水草展示缸區域,將不同種類的水草放置於展示缸中,並在每個水缸前設置展示牌,介紹水草的特性和照護方式。為了提升展示牌的效果,考慮到文字過多可能會使遊客失去興趣,因此決定將深入的知識內容放入QRcode中,讓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決定是否掃描查看。在設計展示水缸的過程中,他們遇到材質大小、支架材質及整體呈現方式等問題,透過多次討論後,最終確定可行的設計方案並進行相應的繪圖呈現。這些改進措施不僅提升勝洋休閒農場的遊客體驗,也使得水草展示更加生動和吸引人,進一步強化場域的教育和休閒價值。 綜上所述,學生們提出的構想和案例幫助服務單位挑選合適的規劃方案,增加園內空間的使用可能性,並提供不同角度的想法及使用者需求,進而改善園區的環境整潔。學生們透過案例與學理研究,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了解業主不同層面的營運需求,並學習基地調查、空間規劃、提案行銷等技能。同時使用建築測繪APP和AI軟體製作空間改善方案的模擬圖,收穫頗豐。學生們在滿足業主需求的同時,也考量遊客的需求,將人文關懷納入設計和規劃中。現地調查需要仔細觀察與紀錄,並提出適合當地的提案,既要有創新,又需考量現實層面和可行性。學生們期望將此次學習和經驗應用於未來的實踐中,從老師與業主身上學到許多規劃提案的細節,並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實際案例讓學生們了解到綠色營造的多樣性和創新性,以及如何在設計中融合美學和環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