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控制與體型雕塑」、「體適能與全人健康」為本計畫課程,面對休閒運動產業進入大眾視野,各種族群的生活型態皆有所改變,因此辦理業師授課,題目為「運動營養與運動訓練簡介」,從人體日常所需的各大營養素以量化方式呈現給同學們,且不單從飲食的層面切入,還增加了訓練前、中、後的各時間段應該吃什麼以及怎麼吃,讓所有學生們能夠在一整天的時間內達成對各位最好的養分攝取,讓身體能好好地運轉。
在演講一開始先解析體組成測量數據,在解析數據時關注的關鍵數據項目包括體重、體脂、礦物質、水分和肌肉,這些數據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身體組成的詳細情況。然而,這些數據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食物、衣物和水分。因此,選擇量測的理想時機非常重要。一般來說,早晨、空腹、廁所後和定期量測能夠提供最準確的數據。
講師接著介紹指導飲食習慣的工具—飲食金字塔,幫助我們了解應該攝取不同食物的比例。透過遵循飲食金字塔的建議,能夠確保攝取均衡的營養。而熱量平衡則是指攝取的熱量與消耗的熱量之間的平衡。維持熱量平衡有助於保持體重,避免過度增重或減重。基礎代謝率(BMR)是指在安靜狀態下,身體維持基本生命功能所需的最低能量需求。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有助於設計更精確的飲食和運動計劃,並且透過每日所需的三大營養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常見的碳水化合物來源,例如一碗飯、四片去邊的土司、一個中型地瓜,含有大約60克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則是修補與建造組織的主要成分,一般人應攝取0.8-1.2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而運動頻率高者應攝取1.5克/公斤體重的蛋白質。脂質在身體中則主要負責生成賀爾蒙,雖然需要的量較少,但仍不可或缺。
講師最後說明運動前中後的飲食安排也非常關鍵。在運動前30-60分鐘,可以攝取容易消化的液態食物,而在運動前2-4小時,則應攝取固體食物,以提供持久的能量。在運動中,如果運動時間在45分鐘內,通常不需要特別補給;但如果運動時間在45-90分鐘,則可以考慮攝取運動飲料來補充能量。如果運動超過2小時,則需要攝取運動飲料以維持體能。運動後的飲食應該著重於回補肝醣和修補組織,建議攝取如地瓜、雞肉飯、一顆蛋、兩片吐司、一瓶豆漿、飯糰、茶葉蛋等食物,這些食物能夠提供足夠的營養,幫助身體恢復。 透過本次課程,同學獲得一些關鍵知識,包括如何看待和解讀體組成測量數據,掌握攝取與消耗的熱量平衡,以保持體重管理,了解三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質)的功能與攝取建議,以及在運動前中後進行適當的飲食安排,以提升運動效果。通過這些知識,大家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和體能,實現運動和營養的雙重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