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利用」為本計畫課程,除課堂講授外,透過參訪讓同學認識農產品加工利用與實務操作,以及了解合作場域,同學也需與業者進行討論,並共同發想創新的農產品利用方式,故本次參訪前往兩個地點,分別為花泉休閒農場和本校城南校區,希望同學實際了解現有農產品加工利用方式及其產業之現況,農場經營、作物栽培管理及田間實際操作等。
首先參訪的是花泉休閒農場,由農場主進行詳細導覽介紹,包括農場發展歷史與農場經營特色,並體驗農產品加工製作流程。
花泉農場主要強調為當地農業和生態之融合,及對傳統農業價值延續,透過介紹同學了解農場主要種植的作物為台灣少見的野薑花,經過和諧有機驗證通過,且具8種以上品種,野薑花為一種極具地方特色之植物,幾乎全株都有利用價值,例如,根莖及果實能作為中藥材,根莖主治脘腹脹痛、寒濕鬱滯,果實具散寒、除風、治頭痛、跌打損傷等功效,葉可包粽子、入菜,花不僅供植栽觀賞及用於切花,亦可曬乾泡茶飲用,具治療失眠效果,也可製作沐浴乳、洗髮精等日常生活用品,地下莖似嫩薑具芳香,因此可視為薑替代及醃製,這些加工製成,不僅增加農作物的附加價值,以及體現農產品創新利用的可能性。
當天也體驗手作課程,農場提供許多野薑花,以此作為原料,其產品例如醋、餅乾、水晶粽等,同學參與這些產品的製程,並學習如何將農產品透過不同的加工方式,使其具市場價值的創新產品。在體驗過程中,農場還安排拼圖遊戲,藉由有趣的學習方式,讓同學於輕鬆愉快氛圍,認識園區內的各種植物,更加深對植物的了解,意識到農業不僅為種植與收成,也是與大自然互動的過程,每一種植物皆具獨特性,透過加工與創新,發現更大的可能性,提升其附加價值。
接著前往城南校區,這裡是同學未來實作場域之一,實作內容主要為作物栽培及田間管理,因此參觀可供使用的區域,並進行簡單場域規劃,同學需多方面考量,例如季節、氣候、溫度、土壤等環境因素,以及時間限制,針對上述條件並規劃合適的種植作物。 透過此次參訪,同學不僅了解農業與農產品加工的多樣與創造性,傳統農業觀念不再侷限於耕種與收穫,更多的則是如何利用科技與創新,將農產品進行加工處理,從而提升其附加價值,農場主的創新思維,及對農產品加工的熱情,深深地啟發同學,特別是面對現代農業挑戰時,例如氣候變遷、飲食習慣改變等,如何經過加工與創新,為農產品賦予更多商業價值與文化內涵,成為未來努力的方向,也讓同學認識環境保護與生態永續的重要性,花泉休閒農場不僅具有機農業及食農教育,還採用生態工法,園區內天然湧泉水質純淨,魚蝦蜆悠游其中,觀賞蛙類兩棲生態,吸引不少遊客,也維護當地生態平衡,農業發展應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非單純追求產量與經濟效益,參訪讓同學於理論與實務皆具很大收穫,不僅學習農產品加工技術與創新思維,還進一步認識農業與生態環境間密切關聯,這樣的學習經驗提升專業知識,也為同學未來學習與職業發展提供幫助。